2022年2月9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下发《关于对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非法添加案件线索挂牌督办的通知》。
2月15日,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随机走访辖区内11家药店,发现3家出售含有非法添加物质“咪康唑”的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。


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是具有卫生批号的消毒产品的统称,作为一种宣称“纯中药”“无副作用”的产品而被人们普遍使用。
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,抗(抑)菌制剂不得添加抗生素、抗真菌药物和激素。

2019年3月26日,人民网报道6款宝宝霜被质疑含激素。
抗(抑)菌制剂禁用物质的滥用,可能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,一旦停用,皮肤瘙痒等症状会更严重,更难治疗。
3月4日,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检察院邀请区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人民监督员,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卫健委召开了“‘消’字号抗(抑)菌制剂非法添加专项监督听证会”。
“抗(抑)菌制剂因产品成分标识为中药成分,被宣传为治疗皮肤病且无副作用的产品,深受老百姓喜爱。恰如此,非法添加物质的‘消’字号抗(抑)菌制剂使老百姓深受其害啊!”听证会上,公益诉讼办案组成员周琰介绍道。
“我们将在全区药店进行排查,将涉案产品下架,并进一步加强对抗(抑)菌制剂类消毒产品的监管。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健委代表表态道。
“这起案件的办理不能仅停留在案件本身,我们一定要让老百姓知晓这些非法添加皮肤病药膏的品种、危害。不仅要截断供应链,还要通过宣传,让老百姓自发地消解购买欲。”人民监督员张颖强调。
对抗(抑)菌制剂的监管,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。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,与卫健、市监等部门保持密切合作,守护好人民群众“皮肤上的安全”!
附: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非法添加物质检测情况表




